Category: Press Release

中国,上海——2018年6月28日,由国内领先的医药行业数据情报服务商GBI主办的“优先审评政策影响&罕见病药物现状”在线研讨会成功举行。GBI医药行业研究员张萱从不同角度对纳入优先审评的品种、优先审评政策的特点及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被纳入优先审评的罕见病用药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本次会议展示的翔实、全面的数据,以及系统客观的分析均获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520:截至6月11日被纳入优先审评受理号数量 据GBI SOURCE数据库显示,截至6月11日,CDE公布的已确认被纳入优先审评的受理号共计520条,涉及224个产品、172家企业。 按药物类别来看,520条已确认纳入优先审评的受理号当中,化学类药品最多,为189个品种,涉及430条受理号;生物类药品46个品种;中药6个品种,其中4个为儿童用药,1个为罕见病用药。 按分子在中国的最高研发阶段来看,520条已确认纳入优先审评的受理号当中,有157个分子在国内的最高研发阶段是:已获批上市;10个分子的最高研发阶段为:上市申请已完成;24个分子的最高研发阶段为:正在报上市;13个分子的最高研发阶段为:正在报临床。 已获批品种平均审评时长变化:进口快于国产 GBI SOURCE数据库显示,截至6月11日,已有254条优先审评的受理号结束审批。 按申请类别看,临床申请的平均审批时间比上市申请快;对比进口和国产,临床申请方面,进口和国产的平均审批时间相差不大,平均在五-六个月,上市申请方面,国产药物上市审批速度明显慢于进口。按照不同的优先审评大类来看,艾滋病用药获批速度最快,其次是罕见病用药、病毒性肝炎用药、儿童用药,专利到期类品种获批所需的审批时间最长,这可能与此类品种的特殊性有关。 此外,对比2016年优先审评实施至今平均审评时长变化发现,总体上,进口品种批的速度快于国产,2017年开始明显化,2018年鉴于只计算了五个多月样本数据,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我国优先审评制度特点及主要影响 关于我国优先审评制度的特点,讲者分享了此前CDE老师的一段总结: 适用范围宽,惠及创新药与仿制药; 强调临床价值为重要评价标准; 绕过积压排队,优先配置审评资源; 加大沟通交流支持,指导临床试验; 未对审评时限提出特别规定 那么,优先审评制度实施以来都带来了哪些变化?未来又将产生什么影响? 据GBI医药行业研究团队分析,随着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国药品注册积压的矛盾从16年开始得到了根本有效的缓解,短短两年多时间一大批新药、好药、临床急需用药加速获批上市。更重要的是,优先审评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研发创新药物的积极性和我国药品的研发创制水平,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仿制药的质量。此外,优先审评政策还促进了我国药品审评审批工作流程的优化,从整体上带动了我国药品审评审批水平的提高,普通审批程序平均审批速度明显缩短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罕见病药物现状分析 自今年以来,基本上每批的优先审评公示,都有罕见病药物在内,被纳入优先审评的罕见病药物也越来越多。本次课程下半部分,研究员从政策、欧美获批情况、国内注册申报及医保纳入、血友病领域KOL分析等四个方面,梳理了罕见病的发展现状。 对于国家版罕见病目录公布的121个病种,本次线上课堂选取了其中43个目前已经在国外有药品上市的病种。对这43个病种在国内的注册进展进行梳理发现:在戈谢病领域,目前伊米苷酶在国内已拿到注册批件的厂家仅有赛诺菲一家;爱可泰隆的美格鲁特也已于16年底在国内获批上市;肺动脉高压领域,国内获批上市的药物数量占优势。 另据GBI SOURCE数据库统计,截至6月15日,以罕见病为由被纳入优先审评的受理号48条,涉及24家企业、25个品种,其中涉及20种罕见病病种,血友病领域申报的分子和企业数最多。 关于GBI: GBI是领先的药品、医疗器械信息与移动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其整合的信息平台主要关注中国, 拉丁美洲和美国市场,提供的实时数据、行业资讯和深入分析等,是做出有效市场决策的关键。 关于SOURCE: SOURCE是GBI开发的医药行业领先的竞争情报解决方案,为研发、注册、医学事务、业务拓展、市场准入、市场营销、政府事务等提供专业的支持。

中国,上海——2018年6月6日,由国内领先的医药行业数据情报服务商GBI与国泰君安证券医药团队联合主办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进展、现状、趋势”在线讲座成功举行。会上,国泰君安证券医药行业的高级分析师杨松从一致性评价的鼓励政策、进展、招标采购、企业案例等多个维度,向来自国内外制药企业的200多名与会人员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单品种评价周期约为20-28个月 自2016年3月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正式开展以来,截止目前,一共有41个仿制药品规通过一致性评价。2017年审批完成的17个品规,平均审评审批用时约为70个工作日,仅为国家规定的时限的一半。据杨松介绍,单个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周期约为20-28个月,其中:确定并获得参比制剂需1-3个月;开展药学一致性评价需6-12个月;开展BE试验需7 月左右(从BE备案至试验终止);申报受理和审评审批需6个月左右。 已完成BE试验135项 根据国家药监局数据,截至2018年4月23日,一致性评价BE备案共计466条,属于基药目录内的有286条,涉及177家企业的84个品种;基药目录外的有180条。其中,扬子江药业最为积极,目前已开展22项BE;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阿莫西林胶囊两个品种的BE试验最多,有25个。 根据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的数据,通过试验方案和内容判断筛选后,截至2018年5月27日,预计属于一致性评价的BE试验共有447项。子公司合并后,这447项试验共涉及170家企业的176个仿制药品种。其中,至少已有135项BE试验已经完成。 163个申请获受理,41个已通过 截至2018年5月27日,CDE已承办163个一致性评价申请,其中有65个为289基药目录内品规。众所周知,目前国家药监局已经公布了四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名单,共计41个品规,其中瑞舒伐他汀钙片通过一致性评价申请数最多,有9个;其次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有8个。总体来看,目前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多为国内外共线品种、存量核心大品种或临床急需品种,例如恩替卡韦分散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奥氮平片等均是在2017年样本医院中收入过亿的大品种。 约40%的289基药品种能顺利通过评价 根据CFDA公布的截止2017年5月23日的289品种开展一致性评价情况,表示不放弃评价的企业占57%,但已开展评价的企业仅占26%。考虑到2017年5月底距2018年底仅余19个月左右,而一致性评价工作整体约需20-28个月,预计仍有不少暂未开展评价的企业和待定的企业由于时间紧张等原因不得不放弃,最终289品种的开展评价率稳定在40%左右。 通过品种:争分夺秒抢占国产品种市场份额 对于已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国泰君安证券医药研究团队认为,由于招标采购博弈的状况相对复杂,所以既要考虑原研厂家的策略,又要考虑后续通过品种的竞争。从中长期看,随着通过评价的同通用名品种增加,在入围环节想建立壁垒的难度较大,并且如果通过数量过多,甚至可能面临较为激励的竞争。所以,他们认为,较优的策略或许是充分考虑竞争对手的情况,选择快速实现挂网,而不是过多的纠结于价格,再次之后应抓紧实现入院。 此外,国泰君安证券医药行业的高级分析师杨松表示,对于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应该首先考虑如何快速地抢占同通用名下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国产品种市场份额,之后再考虑利用价格优势积极与原研产品开展竞争。 GBI一站式服务平台“一致性评价数据库” 目前,一致性评价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所谓“大浪淘沙,剩者为王”,各药企也是在摩拳擦掌,力图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打出漂亮的一仗,从而能够赶得上国家对通过一致性评价药品提供的各种红利。为了帮助企业顺利开展一致性评价工作,GBI SOURCE数据库倾情打造了“一致性评价”数据板块,在这里,你可以一站式的查询一致性评价相关的政策、新闻、美国/日本橙皮书、参比制剂、备案、临床试验、审批、招标等一致性评价流程中全链路的数据信息。该平台将于2018年6月底正式上线,敬请期待。 关于GBI GBI在2002年成立于上海,专注于中国和拉丁美洲市场,为药企,器械企业和其他服务提供商建立了多元的市场情报解决方案组合。GBI的高附加值行业信息,新闻,和数据服务能力帮助个人和组织做出以数据为驱动的决策,更高效地沟通。作为一个值得信赖的情报提供者,GBI与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密切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医疗保健行业持续向前发展。 关于国泰君安证券医药团队 国泰君安证券医药团队致力于专业、前瞻、深入研究,在医药政策、创新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医药商业(连锁)等多个细分领域拥有领先市场的丰富研究成果。国泰君安医药团队连续多年在多次行业评选中获得优异成绩,如2017年新财富医药行业第二名、2017年金牛分析师医药行业第一名、2016年新财富医药行业第四名、2016年第一财经医药行业第一名等等。

(Shanghai, China; May 12 2017) GBI hosted a seminar in Shanghai on the topic of “Industry upgrade: leveraging Big Data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Keynote speakers included the former vice-director of the Shanghai Food and Drug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bureau and current chairman of the Shanghai Food and Drug Safety Research Institute, Tang Minhao, who addressed…

Leading information, 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 company for the healthcare industry GBI on May 12, 2015, hosted the “Health China and the New Normal: Mobile Health Summit” in Shanghai, partnered with the Siqi Club, Renmin University, and the Clinical Pathway Office, attracting around 300 delegates from domestic and MNC pharma players. GBI CEO Matt Chervenak opened…

INTELEX highlighted as a key transparency tool for law firms and in-house pharma counsel Shanghai, China – July 26, 2013– GBI and Jones Day hosted a joint seminar and networking event on July 24th in the historic Roosevelt building on Shanghai’s Bund. Attended by in-house counsel from pharmaceutical and consulting companies, the afternoon session focu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