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降幅95%;毫厘之差生死相隔;原研药企44进3…集采已来,你跟不跟?

8月20日,牵动业界的第三批国采正式开标。经过一天的价格大战,8月20日晚,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宣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公开了55个品种的拟中选企业、中标价格和供应省区。
8月21日,GBI在线课堂第38期,特邀信达证券医药团队负责人、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杨松第一时间为大家解析了此次国采的报价、中标情况,行业发展趋势及企业应对策略。
GBIHealth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第三批国采”,获取本次课程录播视频。
第三批国采中标结果回顾
第三批国家集采共纳入56个品种,其中55个品种有企业中标;194家药企参与竞标,共125家企业中选成功;拟中选产品平均降价53%,最高降幅95%。
杨松认为,产品价格降幅与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息息相关。以最高有效申报价计,第三批带量采购平均降幅达72.08%,其中盐酸美金刚片降幅最大,达98.72%;阿莫西林颗粒降幅最小,仅13.26%。约定采购金额较大或者申报企业数较多的品种价格降幅较高,反之则较低。尤其是拉米夫定口服常释剂型,约定采购金额仅16.89万元,因此虽然有6家企业符合申报条件,都只有2家企业报价,且价格降幅均较低,最后导致流标

此外,热门品种竞争激烈,毫厘之差情况迥异。本次共有三个品种竞标企业数≥11家,最终也均有8家企业拟中标:二甲双胍缓释控释剂型、二甲双胍口服常释剂型、卡托普利口服常释剂型。由于参与企业较多、竞争激烈,这三个品种相比于最高有效申报价的最大降幅分别达80.01%、92.32%和95.83%,拟中标最小降幅也分别达62.35%、80.80%和91.18%,普遍高于平均水平。而且,参与企业数的众多也增加了报价的难度,根据现场得到的信息,三款品种入围与落选之间的差异均不足1分钱。

从企业角度来看,大型药企表现依然强势。自4+7试点以来,大型药企表现一直亮眼。此次第三批带量采购,大型药企依然强势:价格降幅前十的品种中,齐鲁4个,石药2个,报价策略相对激进;齐鲁和石药也是此次拟中选品种最多的企业,均为8个;其他拟中选较多的企业基本都为大型药企,且拟中选率(报价数/拟中选数)极高。
与此同时,自4+7试点以来,跨国原研药企的集采参与积极度相对较低,但每次也有个别跨国企业大幅降价中标,究其原因,预计主要与企业的产品竞争格局、中国市场策略、管线领域布局等有关。第三批带量采购纳入的55个品种中,有44个有外企报价,但只有3个中选,其中个别品种外企报价超过最高有效申报价,为无效报价。
想要进一步了解本次国采产品报价、中标及规模情况,可扫描下列二维码申请GBI联合合作伙伴共同整理的详细数据。
集采未来发展趋势
杨松认为,集采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将是:国家+地方,全方位开展。针对已过评化学药,尤其是符合申报条件企业数≥3个的品种,国家集采制度化、常态化。针对未过评品种,包括化药、中成药、生物类似物、胰岛素等,地方探索方兴未艾。
同时,他也表示:具备品种持续推出、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及技术壁垒的企业值得关注。如果仿制药企业的收入利润过度依赖单一品种,则极易受到新进入者的低价冲击而大幅影响业绩。如果仿制药企业产品丰富且持续推出新产品,则不仅可以分散这种风险,而且新产品可以借助带量采购迅速开拓市场,获取新的增量利润。而随着国家带量采购的推行拓展,对于企业的产能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中标企业不具备自己生产原料药的能力,不仅投标报价能力受限,且其“带量”履约能力、盈利空间都可能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此外,高技术壁垒品种受到新产品冲击的风险较小,高端难仿品种更有望维持较好的竞争格局和中标价格。
新形式下的应对策略
据统计,跨国企业2020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达503亿元,同比下跌13.0%;本土企业第一季度的销售额约为1127亿元,同比跌幅更为明显,达到25.0%。跨国企业MAT年销售额近2315亿人民币,增速达7.7%;本土企业MAT年销售额为5712亿元,增速为-1.0%。
从产品的季度销售额来看,扬子江药业的加罗宁位居第一,阿斯利康的普米克令舒和辉瑞的舒普深分列第二、第三位。从MAT同比增长率看,泰瑞沙的MAT同比增长率最高,达到463.5%,可威、赫赛汀、恩必普的增长率也均超过30%。
近年来,国内龙头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且增长迅猛。2018年研发费用排名前十的企业研发投入总额为106亿,占医药行业整体研发费用的29.00%,而且这一比率持续提升,2019年达31.44%。医药行业整体的研发费用从2018年的365亿增长到2019年的459亿,同比增长25.56%;相比而言,研发费用排名前十的行业龙头的研发投入总额从2018年的106亿增长到2019年的144亿,同比增长36.2%。
跨国药企方面则结合短期业绩和长期发展建立起了新的原研药企业决策模型,同时保持产品平衡
最后,也可以考虑商业与工业的合作新思路。在“4+7”带量采购政策及扩围背景下,医药商业公司积极争取品牌供应商及其中标品种全渠道代理业务。这种合作模式能够帮助双方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双方的市场发展策略并获得更大市场份额,九州通和华海药业的合作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课程最后,杨松老师还介绍了耗材带量采购的一些基本情况,药品集采如火如荼,耗材集采也已拉开序幕,未来行业发展挑战不断,当然,也有机遇!
GBIHealth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第三批国采”,获取本次课程录播视频。
想要进一步了解本次国采产品报价、中标及规模情况,可扫描下列二维码申请GBI联合合作伙伴共同整理的详细数据。